古文〔硜〕〔声〕〔 〕 《唐韻》苦定
切,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詰定切,並音罄
(qiˋng)。 《說文》樂石也。籀文作殸,象縣
虞之形,殳擊之也。 《五經要義》磬立秋之
樂。 《白虎通》磬者,夷則之氣,象萬物之
成。 《禮明堂位》叔之離磬。[註]叔之離
磬者,叔之所編離之磬。又《周禮冬官考
工記》磬氏爲磬,倨句一矩有半。[註]先
度一矩爲句,一矩爲股,而求其弦。 而
以一矩有半觸其弦,則磬之倨句也。又
編磬,特磬。 《陳用之曰》叔之離磬,特懸
之磬也。 《三禮圖》股廣三寸,長尺三寸
半,十六枚同一筍虞,謂之編磬。又笙
磬,頌磬。 《周禮春官眠瞭》掌凡樂擊笙磬
頌磬。[註]磬在東方曰笙。笙,生也。在
西方曰頌。或作庸。庸,功也。又玉磬,
石磬。 《書益稷》戛擊鳴球。 《禮明堂位》
搏拊玉磬。 《左傳成二年》齊侯賓媚人,賂
以紀甗玉磬。 《魯語》臧文仲以玉磬如齊
告糴。 《禮樂記》石聲磬磬以立辨。 《書禹
貢》泗濱浮磬。 《傳》泗水中見石,可以爲
磬。陳澔曰,玉磬,天子樂器。諸侯當擊
石磬,故郊特牲以擊玉磬爲諸侯之僭禮。
又磬控。 《詩鄭風》抑磬控忌。[註]騁
馬曰磬,謂使之曲折如磬。止馬曰控,謂
有所控制不逸。又磬折。 《禮曲禮)立
則磬折垂佩。[疏]帶佩于兩邊,臣則身宜
僂折如磬之背,故云磬折。 《周禮冬官考
工記》韗人倨句一折。[註]磬折,中曲之
不參正也。又《禮文王世子》磬于甸人。
[註]縊之如縣樂器之磬也。又掉磬。
《韻會》齊人相絞訐爲掉磬,北海人以激
事爲掉磬。又與罄通,垂盡也。 《魯
語》室如縣磬。 《左傳》作縣罄。又《集
韻》棄挺切,音謦(qiˇng)。擊石聲。又叶
苦丁切,音卿。 《董京答孫楚詩》鸚鵡能
言,泗濱浮磬。眾人所翫,岂合物情。
|